同济大学“苗圃计划”3.0来了
2025年4月4日,同济大学与海安中学举行“苗圃计划”3.0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这项历时14载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迎来全面升级。自2010年成为同济大学在江苏省首家合作学校以来,海安中学已在该计划框架下培养千余名创新人才,此次升级将着力构建系统性、智能性与实效性的大中衔接育人体系。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史成宇,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招生组组长张建卫,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江苏招生专员王庆国,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招生专员张增海,海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陆苍海,海安中学全体班子成员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海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湘军主持。
海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陆苍海在致辞中指出,作为长三角经济区极具创新活力的重要城市,海安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此次签约不仅是校地合作的里程碑,更是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范式的重要实践。希望两校在基础教育教学、选人育人机制、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大中协作育人作标杆示范。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在讲话中表示,多年来,同济大学与海安中学在教育协同创新方面有着诸多成功的实践,并在地方产业升级、城市规划等方面与海安有着持久深厚的合作。此次对“苗圃计划”的升级旨在把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惠及国内顶尖高中,形成中学、大学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在项目研究、真实情景中强化科学精神、培育创新思维、形成科研认知。
海安中学党委书记董裕华简要介绍了学校各类大中衔接项目的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海中学子在苗圃计划中的成长情况,对同济大学一直以来对海安中学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他在回顾合作历程时强调:从1.0阶段的生源输送,到2.0时期的课程共建,再到如今3.0版本的生态系统构建,同济大学始终秉持“育人重于招生”的理念,这种情怀和担当令人敬佩。
同济大学物理学院史成宇书记、张建卫副院长就“苗圃计划”3.0的培养规划及在海安中学进行更为个性化、针对性的项目开展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海安中学罗湘军校长表示“苗圃计划”在海中已有非常厚实的基础,此番颇具前瞻性的革新之举,必将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上新台阶,海中有信心、也有能力在该项目的实施推进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育人成果。
活动中,双方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推动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并举行了签约仪式。
海安中学将以此次签约为全新起点,在同济大学支持下倾力打造大中衔接贯通式人才标杆典范,助推大中衔接高质量发展,共谱教育合作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