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厉行节俭,珍惜资源
做阳光高中生
积极心理,向上精神
卓越追求,奋发人生
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从“小”做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月6日,高一(14)班在博雅小剧场成功举办了“厉行节俭,珍惜资源”主题班会。学校工会主席张锋、班主任余晓静、家长代表、各班学生代表、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及“四自”委员到场观摩。本周“四自”督查小组的同学承担了志愿引导和评价记录工作。
班会由韩柠阳、丁杨昆同学主持。
高郝优、明新、孙铄涵、王儒君等同学带来的朗诵,将节约的细节融入诗歌之中,让同学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了节约的意义。陈泽洲同学演唱的《梯田》,带领大家回到那片用锄头“写诗”的土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意与反思。而江铸、徐晨茗、李健韬等同学的解说,则进一步阐释了资源浪费对地球的危害,激发了同学们的环保责任感。音乐与解说的结合,使得这一篇章既动听又引人深思。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同学们从古典诗词中探寻勤俭节约的智慧,揭示了节约资源的必要性。申李怿臣、孙铄涵同学分享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这提醒大家节约资源刻不容缓,需即刻行动,从点滴做起。这一篇章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还紧密结合了现实需求。王泽承、周禹衡、申李怿臣、包焦元、顾一炜、罗阳同学表演的情景剧,以南宋理学家罗大经的名言“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为主题,通过幽默生动的演绎,让同学们在笑声中领悟到——节约应是融入生活的习惯,而非空洞的口号。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无疑更加符合高中生的接受习惯。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更坚定了将“勤俭节约”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的决心。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次班会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会点评
张锋对本次班会课做了精彩点评。他高度肯定了班会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并强调节约资源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落实到行动中。学习亦是如此,遇到困难时不应找借口,而应迎难而上,追求卓越。
主题班会背景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但他们对如何保护环境还没有具象化的感知,聚焦校园,如卫生“四见”——见纸就拾,见污就擦,见脏就扫,见乱就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次班会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保护学校环境,进而保护社会环境,建立起一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树立责任感。绿色环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种象征,然而,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日益破坏,地球出现了空前的环境危机。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地震、海啸、疾病不断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唱响绿色环保的主旋律,关注环境的变化,积极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共建清洁美丽家园的重任。
培养好习惯。在社会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建筑被人们广为崇尚。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人类的共识。我们人人都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既要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养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厉行节俭的习惯,珍惜有限资源;既要少开车,多运动,尽量做到出门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还要养成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活习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促进循环使用,珍惜一切资源,做到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只要人人都能自觉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就能看到绿水青山,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就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