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垃圾分类,应伴你我身旁
做阳光高中生
积极心理,向上精神
卓越追求,奋发人生
生活上,自我管理
从小事做起
助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4月6日,高一(8)班在博雅小剧场举行了“垃圾分类,绿色生活”主题班会。学校工会主席张锋、班主任崔光明、家长代表、各班学生代表、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及“四自”委员到场观摩。本周“四自”督查小组的同学承担了志愿引导和评价记录工作。
本次班会由薛涵予与范蕙心两位同学主持。活动精心策划,分为三个环节:“垃圾分类初探”“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实践垃圾分类”。
直面问题——什么是垃圾分类。张钦宁与徐子奥两位同学带来的小品《垃圾风波》拉开了班会的序幕。随后,视频《垃圾的自白》更是引发了同学们思考。这一系列创意展示,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也深刻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为后续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话题剖析——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随着话题的深入,主持人巧妙设问,引导同学们思考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智慧的火花四溅。最终,主持人精炼总结:垃圾,不过是未被妥善安置的资源。通过科学的垃圾分类,我们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轻环境负担,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参与——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从家庭、社会、校园三个维度探讨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策略。他们强调,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以及个人的积极参与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从点滴做起,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习惯。
此次班会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环保、贡献社会的热情,为构建绿色校园、和谐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班会点评
张锋对本次班会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同学们提升个人修养、培养良好习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他鼓励大家争做有素质、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主题班会背景
我校一贯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育人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活动,即“思想上自我教育、学习上自我钻研、体艺上自我锻炼、生活上自我管理”的学生“四自”,培养了自理、自治、自立、自省的能力,形成了“自主性”德育体系和模式。
结合近期“四自”综合实践活动,劳育辅导员张士均给同学们纠正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类的误区,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循环使用、少用一次性用品、避免浪费等途径减少垃圾的产生,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分类”的认识。